咨詢熱線
0731-82181248

家庭教育知識

您的位置:
首頁
資訊動態 > 家庭教育知識

孩子偷拿外面的東西怎么辦?

  • 發布時間:2020-06-27
  • 來源:原創
  • 閱讀量:21273

  

文丨魚爸   圖片來自美素圖庫

  
  1
  
  前幾天,一位媽媽留言說,她在送讀小學的兒子上學的時候,發現孩子的書包里裝了兩個很沉的玩具。
  
  打開之后才發現不對勁,因為家里沒給他買。
  
  她一問孩子,孩子更是支支吾吾,眼神躲閃。
  
  這時她覺得這個不對勁,但是怕自己的唐突傷害到孩子。
  
  她就忍住,想等到有了辦法再說。
  
  平時一直教導孩子要誠實善良、不能撒謊,不能亂拿其他人的東西。
  
  但自己的孩子卻這樣做了。
  
  我想對每一位媽媽來說,都會一時間手足無措,心急如焚。
  
  幸好這位媽媽夠冷靜,沒有當場爆發,而是在想對策。
  
  然后知道孩子是在樓下超市拿的。
  
  當時還叫了媽媽過去,但是沒有跟媽媽提過這件事。
  
  其中也許有誤會,孩子以為媽媽會付錢?
  
  還有就是孩子忘了付錢這回事?
  
  我們當然希望真實的答案就是如此。
  
  然后可以靜心下來思考自己該怎么引導孩子。
  

  又可以耐心地觀察孩子的情況。



  
  2
  
  其實,我也遇到過一件這樣的事。
  
  小小魚讀幼兒園的時候,有一次接他放學。
  
  回家后才發現他的手里一直抓著一塊小瓷片。
  
  我一看就知道是他們幼兒園樓下的沙坑圍檔瓷片。
  
  藍色的小玻璃瓷片,很漂亮。
  
  我問他:“這個小瓷片哪里來的?”
  
  “我們學校撿到的?!?/span>
  
  “是不是沙坑那邊的瓷磚?”
  
  他吃驚地看著我,然后說:“是的啊?!?/span>
  
  “是你摳下來的,還是它自己掉地上了?”
  
  “它自己掉的,我在沙子里撿到的?!?/span>
  
  “原來是這樣??!但這是幼兒園的東西耶!我覺得你應該交給老師,說不定他們會拿去修補,下次一定要記??!”
  
  “好吧!”
  
  然后第二天他又帶去了學校。
  
  但是結果我沒有問他了。
  
  因為我知道幼兒在幼兒園的時候,常常會帶一些自己心愛的東西回來。
  
  有一個朋友說他女兒甚至把幼兒園的棉絮都摳了一點點,帶回家給洋娃娃做被子。
  
  對于三四歲的孩子來說,某件東西是屬于“自己的”,還是“別人的”,界限并不清晰。
  
  特別是父母還沒有告知他們規則的時候。
  
  就算是大一點的孩子,也還是不知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正確。
  

  他們很多時候只是單純地因為喜歡這件東西而將它放入口袋,被帶回家的東西對孩子來說就像從路邊撿來的一個小瓶蓋一樣。



  
  但父母還是有責任要引導孩子,讓孩子樹立物權意識。
  
  因為物權意識不明確,以為這個世界的東西是可以隨便拿的。
  
  孩子一開始的表現就如同小動物一樣。
  
  比如對于狐貍來說,他們會覺得自己看到的雞鴨就是自己的獵物,他們的世界里沒有物權意識,只有生存的需要,想吃啥就去抓。
  
  而對于家養的動物就不一樣。
  
  比如一頭小狗,它剛開始見到你吃東西,恨不得跳到你的飯桌上一起吃。
  
  但是你會教它規矩,在邊上好好待著,不要上桌,訓練后它會明白怎么做。
  
  孩子也需要這樣的引導和教育。
  

  我們人類社會需求明是非而有規矩。


  
  3
  
  當孩子有了物權意識,就會明白一點“我的東西就是我自己的,我要維護?!?/span>
  
  有了這個基礎后,就能引導孩子尊重他人的物權。
  
  就可以開始理解“別人的東西是屬于別人的,你不能隨便拿,要征得別人的同意?!?/span>
  
  “公共場所的東西是大家的,也不能拿回家?!?/span>
  
  這一切的基礎在于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主性。
  
  不要逼迫孩子去分享,因為那樣只會逼著孩子覺得什么東西都是通用的。
  
  當然,孩子還會提出一些問題,我們要耐心去解答。
  
  前幾天兒子又拿了班上的一個小積木片回家。
  
  這次我的態度有點嚴肅。
  
  他告訴我,這是撿的。
  
  我說公共場所的東西,就算是撿的也不能拿回家。
  
  這時小家伙很認真地問我“爸爸,拿和撿到底有什么不一樣?”
  

  原來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在撿東西,而不是拿東西。



  
  “這樣說吧,你在大馬路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小樹枝,你可以撿回來。這是可以的。但是你在幼兒園看到一個玩具掉地上,應該放回原處,而不能說撿回家,這時就是拿?!?/span>
  
  “如果你沒有經過別人同意去拿,那就是偷。你知道的,偷就要受到很嚴厲的懲罰的。當你有一天需要什么,可以跟爸爸媽媽和老師說?!?/span>
  
  我們之后約好要把東西還回去。
  
  那天晚上,我把兒子從學校拿回來的那片小積木,放在他的書包上,然后寫下一句留言:
  
  “請記得送我回學校,謝謝你!以后要請我來你家玩,一定要記得跟老師說哦?!?/span>
  
  我還是小心翼翼地處理這件事。
  
  因為我經歷的事告訴我,不要大動干戈。


  4
  
  還記得我們老家有一個叔叔。
  
  他有一個特別的地方,就是從來不抬頭看人,甚至看得出他在刻意躲人。
  
  我們小時候都覺得他怪。
  
  有一次奶奶說了一個他的小故事。
  
  說他小的時候在村里偷東西,被他爸抓住。
  
  然后捆在樹上打,幾乎被打死。
  
  結果全村人都知道了他的事。
  
  從此就一直低著頭,如今想起,他那不是內向,而是自卑。
  
  因為心理學發現以孩子的內疚、自責建立的責任感是孩子畢生的枷鎖。
  
  但如果是從鼓勵,尊重,參與的角度,孩子基于自己的人格形成的責任感,才能成為孩子畢生的自發性動力,他也會發自內心地遵從。
  
  所以大人要維護好孩子這份尊嚴。
  
  當孩子有一天拿了外邊的東西回家,或者偷偷拿你的錢。
  
  先冷靜下來,換一個角度來看。
  
  不要急著打上標簽。
  

  因為那個“小偷”的標簽,一旦打上,一生都會有傷疤。



  
  而且,很多時候,大人應該反省兩點:
  
 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是不是有不好的榜樣?
  
  因為有很多的大人,甚至利用孩子做幌子,去超市偷東西。
  
  或者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,趁亂不給錢,然后就牽著孩子走了。
  
  甚至有帶著孩子逃票的行為。
  
  就為了圖一點小利,而讓孩子目睹這樣的言傳身教。
  
  另外請反思自己平時對孩子提出需求時的態度如何。
  
  很多家庭,當孩子一提出要求,馬上就給否定。
  
  跟孩子說一大堆道理,如何如何不行。
  
  結果,你不給,他可能就會去偷。
  
  合理的需求還是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,可以滿足。
  
  比如某一個玩具,孩子一直想買,那就約定好規矩(比如買這個后,多久之后才能繼續買玩具),帶他去大大方方地買下。
  
  而孩子的無理需求,那就讓他明白為什么不能滿足,而不是父母利用權威壓制著的屈服。
  
  孩子的世界,跟我們看到的不一樣。
  

  請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想想,別因為自己的錯誤管教而毀了孩子一生。



  簡介:魚爸,家有小子一枚,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,童書編輯,閱讀推廣人。公眾號:養育男孩(ID:breedboy) (一個有愛的公眾號,面向家長群體,每天原創分享親子養育常識、親子閱讀推廣、家庭關系建造知識,新書《和孩子一起成長,是教養》熱售中。)



  致天下父母的一封信  

尊敬的家長:

      您好!感謝您在匆匆行走中看到這封信,也許正是您這不經意的停留,將會改變您的孩子和家族的命運!

      我們相信天下的父母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!我們也相信天下的父母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“成龍成鳳”!但一路走來,我們發現我們在陪伴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越來越焦慮無助,越來越失望痛心,甚至咬牙切齒,想去放棄!我們都知道,人一輩子離不開三個方面的教育: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!但我們是否知道?我們不僅僅是孩子的父母,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!我們是否知道?育人者必先自育,尤其對于一個沒有帶“說明書"而降臨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命,我們是否應該持證上崗?


       2018年12月,湖南連續兩起“弒母”案的發生,再次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家庭教育缺失的嚴峻形勢!身邊屢屢發生的孩子自殺、出走或暴力的悲劇,已不是個案,已不再是偶爾發生離我們很遙遠的故事,而是身邊近在咫尺熟悉而鮮活的生命,而是呈現出未有的社會常態在蔓延!太多的家庭和家長因為“忙、茫、盲”,放棄了教育責任,忽略了家庭陪伴,把所有的教育責任推給了學校!我們因忙碌沒有時間,我們因茫然沒有方向,我們因盲目沒有方法,造成了太多孩子的成長軌跡:要么是從小時候的“寵物”變成長大后的“廢物”,要么是從小時候的“綿羊”變成長大后的“豺狼”的社會畸象。


       父母造就孩子的未來----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!我們永遠無法給到孩子我們沒有的東西,包括我們父母的觀念、見識和視野。只有一個有高度,有理念、有品質的父母才有能力帶領我們的孩子走得更遠更高!而我們父母唯有不斷的學習成長,才能拉升我們的高度和格局,才能提升我們智慧和學識,才能更好的帶領我們的孩子! 


      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家庭教育的失??!傳播家庭教育的速度就是挽救家庭和孩子的速度!家庭教育今日之迫切,已超出往昔之境況;家庭教育今日之趨勢,已是家國天下之大事!      

      我們真誠的呼吁天下父母能不斷覺醒,持續的成長學習,讓我們成為自己孩子選對的父母,成就幸福家庭,造就杰出孩子,為實現社會和諧,民族復興貢獻我們自己的微薄的力量!

         中國覺醒父母家庭教育中心

              2019年11月18日




歡迎分享 敬請關注

0731-82181248

請掃描二維碼

40632448@qq.com

国产精品视频一区无码